在外面吃飯總會擔心地溝油問題,長期食用地溝油很容易致癌,因此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。近日,柔性電路板生產廠家發現網上傳言地溝油的鑒別方法,即把家里的油放到冰箱里2小時,如果出現白色泡沫,那就是地溝油。傳言的理論是什么,又到底是真是假呢?
冰箱鑒別地溝油原理很簡單,地溝油因反復使用,其中動物油含量高,其冰點在8℃即凝結。相比植物油,其黏度、凝固點不同。橄欖油零下十多度才凝結,普通植物油也要0度凝結。因此,將自家購買的食用油放進冰箱冷藏室,如凝結了即為地溝油。對于此鑒定方法,網絡也是一片爭議。
柔性電路板廠家小編立刻在家進行了實驗。選取了某品牌的食用油進行了測試,原本想和地溝油進行對比,然而問了多家飯均表示沒有地溝油,估計是害怕小編告他,所以有也不敢給。因此,只能測試自家吃的食用油。
經過在冰箱兩小時的冷藏,然后拿出,通過前后的對比可以發現,不出所料,油并沒有發生什么變化。可以慶幸的是,這瓶油不是地溝油啦。
那么這種鑒別方法是否科學呢?
從檢驗機構的角度來說,檢測檢驗是一項科學行為,必須嚴格按照“國家標準”規定的方法流程進行。而目前對地溝油的檢測無確證方法。
事實上,對于網絡上流傳的鑒別地溝油方法,幾乎都不具備足夠的科學依據。比如網上關于鑒別方法的描述——看透明度、聞氣味、嘗味道等,專家表示,這只能區別油的種類和質量,不能辨別是否是地溝油。因此,不能小瞧了檢驗地溝油的難度。
食用油的凝固點主要由油中的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的比例來決定。植物油以不飽和脂肪為主,凝固點較低;動物油中的飽和脂肪含量高,凝固點就較高,通常在室溫下都以固態存在。
植物油中的棕櫚油和椰子油,凝固點在25℃以上。如果用溫度法識別棕櫚油、椰子油之類的植物油顯然很不合理。某品牌花生油包裝標識中,就注明“該產品在12℃以下出現絮狀物、半凝固現象,這是純正花生油的物理特性”。
此外,地溝油的凝固點并不一定都在7-8℃,高低甚至是可控的,如果以溫度來鑒別,不法商販完全可以通過稀釋等方法來操縱地溝油的凝固點。
柔性線路板廠表示,一些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合格食用油在溫度降到一定程度后,也會呈現凝固。從化學角度來說,一般很難根據凝固點判斷一個物品的物理成分,所以,綜上所述,通過冰箱冷藏去鑒定地溝油并不科學。